2013/12/22

團圓是幸福的事



團圓是幸福的事                                            戴忠仁
今天是冬至,去了兩家賣湯圓的店,都是大排長龍,而且排隊的都是年輕人.恐怕她們多半也不知道,吃湯圓的典故何在.

傳說某年冬至,閩南的一個城裡來了三個乞丐,他們是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女兒。在天寒地凍的嚴冬裡,乞丐的妻子終於因體力不支而一病不起。為了籌錢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兒賣給人家作奴婢。老乞丐討來了幾個糯米圓充飢。可是父女兩個互相推讓,誰也不肯先吃。老乞丐就對女兒說:「今日離別,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咱們團圓的時候再吃圓子好嗎?」說完,兩人含淚吃完了圓子,就依依不捨的分手了。 
自父女兩人分手後,每年到了冬至,女兒就更加的思念父親。她想,那該如何相認呢?。她就搓了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粘在門環上,她想,這樣一來,父親回來,看到門環上的冬節圓,一定不會找錯門。誰知道,老乞丐還是沒有回來。第二年,女兒又把冬節圓粘在窗門、豬舍、牛舍、牛頭上,寄託對父親的思念。左鄰右舍取其團圓的含義,也照樣去做。這個習俗就這樣傳偏了閩南一帶。
這賺人眼淚的傳說,現在聽起來真的是老套得可以,過去的人因為峰火之亂而各分東西,或謀生困難而離鄉背井,不是現代有飛機高鐵加上手機的人可以理解的,不過,團圓的感覺終究是無可取代的幸福.
現代人看到湯圓,想到的不是團圓的寓意,而是卡路里的高低,既然買不到湯圓,去吃牛排總不會有人排隊吧!

2013/12/17

不忠於世俗,卻無負自己良心


劉墉--一位有才華的作家和畫家,他也是我新聞界的前輩,他服務於中視,我在台視,不曾謀面過,但我一直喜歡他的文字運用,簡單 平實,而且很有人味,近日讀到他的一篇文章,我擇錄如下,也提醒自己,做個有勇氣的人面對自己.

"二十多年前,我作電視記者的時候,有一次要去韓國採訪亞洲影展。當時出國的手續很難辦,不但要各種證件,而且得請公司的人事和安全單位出函。我好不容易備妥了各項文件,送去給電影協會代辦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電話,說我少了一份東西。

 「我剛剛才放在一個信封裡交給您啊!」我說。
沒有!我沒看到!」對方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立刻衝去了西門町的影協辦公室,當面告訴他,我確實自己細細點過,再裝在牛皮紙信封裡交給了他。

他舉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說:「沒有!」
「我人格擔保,我裝了!」我大聲說。
「我也人格擔保,我沒收到!」他也大聲吼回來。
「你找找看,一定掉在了什麼地方!」我吼得更大聲。
「我早找了,我沒那麼糊塗,你一定沒給我。」他也吼得更響。
眼看採訪在即,我氣呼呼地趕回公司,又去一關、一關,求爺爺、告奶奶地辦那份文件。
就在辦的時候,突然接到中影「那個人」的電話:「對不起!劉先生,是我不對,不小心夾在別人的文件裡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忘記是怎麼掛上那個電話的。我今天也忘記了那個人的長相。但不知為什麼,我總忘不了他,明明是他錯,我卻覺得他很偉大。他明明可以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發現的東西滅跡。但是,他沒這麼做,他來認錯。我佩服他,覺得他是一位勇者。
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需要的,不見得是英雄、偉人,而是這種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可以不忠於世俗,卻無負自己良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