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規模最大的佛畫展來了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108006245-260404
2016/1/15
陸客炒樓如蝗蟲 溫哥華1/4公寓人去樓空
陸客炒樓如蝗蟲 溫哥華1/4公寓人去樓空
(這篇文章是專對大陸的投資客,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加拿大買房最多的華人就是來自於台灣跟香港,只是現在大陸的投資規模更大,再看看台灣現況,尤是台北,台灣投資客所形成的空屋一模一樣.但大陸的投資客和台灣的投資客有錯嗎?他們所做的就是將本求利.當政府沒有明確的住宅政策,市場中投資客和建商的力量就獨大了。)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1885226798.html?utm_source=line
(這篇文章是專對大陸的投資客,二十多年前在美國加拿大買房最多的華人就是來自於台灣跟香港,只是現在大陸的投資規模更大,再看看台灣現況,尤是台北,台灣投資客所形成的空屋一模一樣.但大陸的投資客和台灣的投資客有錯嗎?他們所做的就是將本求利.當政府沒有明確的住宅政策,市場中投資客和建商的力量就獨大了。)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71885226798.html?utm_source=line
惠我良多
惠我良多
今天有人說我很神,因為前年(2014)十一月底我就Po文說今年選舉完國民黨會成歷史名詞。朋友說我的預測很可能會出現,我告訴他不用等選完,現在藍的就已經裂解了!目前參與立委選舉的總共有二十八個政黨,其中大部分都是從藍營中分裂出來的,而且還有一項特色,藍營的許多人都開始穿迷彩裝,你看看潘懷宗的競選看板像是深藍的候選人嗎??
至於選完民進黨是否會送「惠我良多」的匾額給馬英九?
這就別問我了,問小英或花媽比較準.
蘋果的矛盾是不是你的矛盾?
蘋果的矛盾是不是你的矛盾?
媒體可不可以有立場?以美國為例不論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他們的新聞追求公平真實,社論則可以有選邊站的立場,當然他們要說出個所以然來。
今天蘋果日報的社論對宋楚瑜的表現肯定,但沒有表明在這次選舉中支持宋楚瑜。蘋果日報接連幾天都有評論,肯定宋楚瑜從政的歷練、執政的能力、站在政治舞台上的風度,但都認為這是宋楚瑜的最後一仗,不成功也要身退。
總統選舉是大事,蘋果肯定老宋的作為卻又沒有表達支持老宋的立場,這種矛盾會不會也是你的矛盾呢?
http://m.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104/36991679/?utm_source=Line&utm_medium=MWeb_Share&utm_campaign=http%3A%2F%2Fwww.appledaily.com.tw%2Fappledaily%2Farticle%2Fheadline%2F20160104%2F36991679%2F
媒體可不可以有立場?以美國為例不論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他們的新聞追求公平真實,社論則可以有選邊站的立場,當然他們要說出個所以然來。
今天蘋果日報的社論對宋楚瑜的表現肯定,但沒有表明在這次選舉中支持宋楚瑜。蘋果日報接連幾天都有評論,肯定宋楚瑜從政的歷練、執政的能力、站在政治舞台上的風度,但都認為這是宋楚瑜的最後一仗,不成功也要身退。
總統選舉是大事,蘋果肯定老宋的作為卻又沒有表達支持老宋的立場,這種矛盾會不會也是你的矛盾呢?
http://m.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104/36991679/?utm_source=Line&utm_medium=MWeb_Share&utm_campaign=http%3A%2F%2Fwww.appledaily.com.tw%2Fappledaily%2Farticle%2Fheadline%2F20160104%2F36991679%2F
領袖的聲音在哪裡?
領袖的聲音在哪裡?
(標題是我寫的,作者王健壯不只是教授,更是新聞界的前輩,
曾在中國時報和新新聞擔當要職,他的觀點鏗鏘有力,只是馬英久不可能聽進去,
而且為時已晚,時間被馬英九浪費了!)
你有多會瞎掰!?
你有多會瞎掰!?
荷蘭網路頻道主持人Boris做一項實驗,將1幅價值10歐元(343元新台幣)的畫放進現代美術館,然後問民眾的看法。
有人煞有其事地拔下眼鏡,近距離欣賞畫作後說「很有現代感」,有人說風格非凡,有人除盛讚藝術性好外,還能解讀作者創作時思緒奔放.........
Boris請民眾估價,有人出10萬歐元(約340萬台幣),更有人給價250萬歐元(約8580萬新台幣)!
最後Boris告知該畫是來自「IKEA」時,有人驚訝,有人大笑,有人尷尬,有人臉色變綠了! http://youtu.be/4BlLX03OJRU
有包公吃地瓜就會有張飛打岳飛
有包公吃地瓜就會有張飛打岳飛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孙机先生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原来很多东西古人是吃不到的!
古装影视剧里吃错最多的是玉米和红薯。是因为编剧喜欢吃,还是道具喜欢吃,还是玉米、红薯价格公道保鲜方便?
从商、周直到明代前期,中国粮食作物的品种大体是稳定的,但到了明代后期,由于新大陆的发现,美洲作物传入我国,才使粮食作物中增加了新成员,进而改变了我国粮食生产的结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米和红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玉米,又叫苞米、棒子、包谷。我国关于玉米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正德《颍州志》(1511年)。玉米可以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吃,甚至还可以生着吃。但不管玉米有多好吃,凡是题材是明代以前的古装剧,都是不能吃滴!
生吃玉米的情节来自经典的央视版《三国演义》,相信大家在暑期常看。官渡之战里,曹丞相的士兵饥不择食,生吃玉米。《三国演义》开篇便是黄巾暴乱,大家要是有玉米种,谁还搞三国鼎立?回家玩三国杀好了……
在新版《水浒传》第一集第一分钟一个特写镜头,梁山好汉相约玉米地,宋江和公孙胜在玉米地里斗剑。嗯,剑气所指,500年后才出现的玉米都长出来了。
片方承认得倒是挺大方,说用玉米地是因为找不到高粱地,所以没办法对该情节进行修改,不过这理由听起来也太棒子了:“这也说明了大家对新《水浒传》的高度关注,主创们也非常注重观众的反馈意见,尽量做了修改,希望大家能宽容吧!”
钟爱玉米的还有今年热播的《神探包青天》,这部电视剧是由元芳主演的,别问大众众怎么看。
在这部剧的第29集,元芳大大一行人不仅吃了玉米,还顺道把红薯给吃了。
话说元芳,哦不,话说包拯一行在一农家借宿时,老汉关切地说:连夜赶路,都饿了吧?这是新出的玉米和地瓜,新鲜着呢!包兴与公孙策看着来自未来的香喷喷的玉米和红薯,想也不想张口就啃,胆子真大啊……
红薯和玉米一样,也是明代传入。孙机先生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书中记录,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菲律宾)经商,看到红薯后想带回祖国。但吕宋不允许薯种出口,陈振龙“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
就问你们馋不馋
陈振龙费了老大劲才从吕宋偷来红薯,一家几代人立志推广红薯栽种方法。万历二十二年福建遭到大荒年,靠着红薯才渡过灾荒。
红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粮食问题。西汉人口已达六千万,然而直到明末人口还只有一亿人,可是到了乾隆就猛增到两亿,清末就是四万万同胞了。玉米、红薯及其他高产作物的作用不可低估。
红薯是高产的,于是红薯在古装影视剧里的穿帮镜头也是相当的高产……
2012版《苏东坡》第7集里,陕西凤翔农民斥责甘肃庆州难民王二偷其地里的红薯……明明就没有的东西怎么偷呢?大文豪苏东坡居然看不出这是诬告……
转天这部剧又吃了一样不该吃的东西——辣椒。第8集,寄居在苏轼家的杨伍氏做饭时,屋檐下竟挂着成串的红辣椒。
苏东坡很喜欢吃,有一道菜就叫东坡肉。这位著名吃货留下了很多赞美美食的诗歌,比如“雪底菠棱如铁甲”“霜叶露牙寒更茁”说的就是菠菜。四川人爱吃辣椒本来大众众是没有意见的,咳咳!但宋朝的四川吃货苏东坡是万万吃不到辣椒的啊,顶多也就吃两头蒜过过瘾。
辣椒也是16世纪已降传来的原产美洲的蔬菜。在明代的《蔬谱》、《本草纲目》等著作中均未提及。直到1591年成书的《遵生八笺》中有“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是辣椒在我国的最早记录。
古人早就知道蔬菜的重要性,“饥馑”一词拆开来讲,饥是粮食不够吃,馑是蔬菜不够吃。所以,不仅粮食不能瞎吃,蔬菜也是不能乱吃滴!
美味的胡萝卜!我要吃十个!!
2011年上映的《关云长》里,姜文演曹操,甄子丹演关羽。丞相请汉寿亭侯做家乡菜,关将军放下青龙偃月刀拿起菜刀切起了胡萝卜。胡萝卜原产北欧,是元代时从波斯引入的。所以关云长吃不到,张无忌有可能。
其实,我国古代蔬菜是相当匮乏的。《诗经》里提到了一百三十二种植物,能但蔬菜吃的只有二十余种。《左传》里提到“蘋、蘩、蕴、藻之菜,可荐于鬼神,可馐于王公”。
什么意思呢?就是蘋、蘩、蕴、藻这几种蔬菜太美味了太珍贵了,祭祖的时候才能用,请客的时候才能用。但蘋、蘩、蕴、藻这几种蔬菜只不过是浮萍、水草……
清炒浮萍一盘,客官请慢用!
这时候古人最常吃的是《素问》里边提到的“五菜”:葵、韭、藿、薤、葱。汉代诗歌里提到菜园子,批头就是“青青园中葵”。葵难吃到了一定境界,“性太滑利,不益人”,“动风气,发宿疾”。
想象一下古人面对一锅葵汤难以下咽又无他食的场景吧……
那么,拍一部唐宋以前的古装剧,剧中人物吃什么蔬菜既能让观众能认识,又保险不会穿帮呢?
答案是韭。韭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丹熏之山,其草多韭”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先秦古典,可见年代之久。
但韭不是一般人就能吃得上的,它在汉代还是罕见之品,想吃烤韭菜的也只有王公贵族了。《汉书》里记有太官员在冬天用温室种韭,培育出来的韭黄尤其鲜美。到了宋代韭已经相当普遍了,苏轼(没错还是这个吃货)诗中就提到,“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
除了韭,白菜也是比较保险的选择。白菜原名叫“菘”,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有提到,但汉代的“菘”和现在的白菜在品质上根本没法比,而且“菘”在这时相当珍贵。
《南齐书》说:“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想要以现在的“白菜价”买到当时的“菘”,想都别想!
到了宋代,白菜经过改良已经出现了优良品种,结实、肥大、高产、耐寒,关键是,和其他蔬菜一比太好吃了!吃货苏轼就是证据,“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意思就是说,大白菜比熊掌、羔羊、河豚还要好吃啊!
还有一点,古装剧里的请客吃饭千万别有太大排场,不然肯定穿帮了。汪曾祺先生的《宋朝人的吃喝》里说,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
韩熙载可是南唐巨宦,请客吃饭说不定用得是公款,才仅仅吃了几个柿子哦。
粮食和蔬菜没吃错,水果吃错了也是差评!比如《陆贞传奇》电视剧里居然出现了火龙果。陆贞是北齐女官,火龙果的原产地是中美洲啊!
吃什么水果是安全的呢?樱桃、桃、橘、荔枝、杏、梨、李、枣、栗、山楂、柿子大部分可以让演员们随时随地放心吃。
但苹果、菠萝、草莓就算了。我国现代各苹果产区栽培的大都是19世纪后期引进的欧洲苹果。有人认为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柰”就是苹果,其实那是沙果。
有些水果吃的时候要注意年代,比如汉代以前有些水果不能吃,葡萄、石榴、核桃这些都是张骞大大从西域带来的。西瓜为辽宋金时期传入,猪八戒能吃西瓜解渴也许是因为人家可以腾云驾雾飞到西域。
粮食和蔬菜没有穿帮,还有一些细节容不得忽视。
“小二,来二斤熟牛肉,一坛烧酒!”古装影视剧里的大侠都是豪放的,所以吃牛肉论斤,喝酒要论坛。注意,平常老百姓下馆子是万万不能点牛肉的,而且一般的馆子也不敢买牛肉。
牛,尤其是耕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今年的大型农机,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除了死亡之外几乎是不会被作为肉食来源而吃掉的。牛肉则属于违禁品,想吃是犯法滴!
粮食和蔬菜一般要经过烹饪才能进食,最后再来讲讲主食和菜肴。
吃米饭肯定是不会穿帮的,但古装影视剧里出现面食则要多加谨慎。磨面制饼战国时就有了,馒头相传谐音“蛮头”,发明者是诸葛亮。
面条的前身叫汤饼,宋代以前的汤饼,实际上就是片汤。切成细条的面叫索面,到北宋后期才流行开来,元代则出现了挂面。《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记一位送礼者的话说,“无甚罕物相送,些少挂面,几包京枣。
所以,葛大爷在《赵氏孤儿》里吃着火锅涮着面条,桌上摆着尖椒,墙上挂着干辣椒,自然开心得唱起歌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A4NDUxMQ==&mid=211482862&idx=1&sn=fcf00418c0dd4f8a6e865aa9e05f0dca&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