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忠,張叔叔是爸爸在台灣最親的人,要記住!"小忠是我的小名,先父交待我這句話的場景是在張賢禮叔叔到家裡與先父商量後,叔叔決定結婚成家,父親當天在晚餐時當著叔叔的面對我耳提面命,那年我小學二年級.
在前往台中殯儀館參加張叔叔追思禮拜的途中,先父、先母、張叔叔的身影不斷浮現我腦海,對別人而言他們或許只是普通的老兵、家庭主婦,不過他們是今生對我身教至深的親人.有記憶起,每隔一段時間,會看到張叔叔到家中作客,父親與他總是可以天南地北的聊個不停,母親忙進忙出的泡茶、做菜,坦白說當時八九歲的我不明白兩個大人為何可以如此談得來,明明一位姓戴一位姓張,卻可以像兄弟一般.父親向來嚴肅,相對下叔叔較親切,不過,兩人都不脫軍人嚴謹的本色,因此很難想像他們在台灣重逢的戲劇性場景.
原來在大陸時期,不知什麼原因較父親年輕幾歲的張叔叔先加入了軍隊,再來是當年已成親的老爸莫名其妙的被拉伕進了部隊(這一段過程先父有生之年絕少提起,也從未埋怨),父親與叔叔兩人就在兵慌馬亂之際斷絕音訊不知彼此生死 ,但他們內心都明白峰火四處的當頭,他們倆也是兩家家族唯一有機會離開大陸到台灣的人。這應當是大時代中的小悲喜劇,手足情深的表兄弟百般不願地被迫穿上戎裝,遠離親人和家鄉,卻也因為兵馬倥摠,兩位才二十出頭的年青人卻因流落到小島台灣,才得以再續手足之情,並成家立業。不過兩人一別有十多年未見,在台灣父親一有機會就打探張叔叔的下落,直到一天父親聽到一位同僚提到張賢禮的名字,追問後先父趕到軍營,找到當時正在上課的張教官,下課鐘響,張教官聽到有人喊他,恍如隔世的相認與哽咽,湧上兩人心頭。小時後,聽到這段歷程覺得有趣,那天我坐在殯儀館聽同樣是老兵的藝人孫越追思證道時,又想起張叔叔與先父相逢的往事,卻忍不住一陣陣鼻酸。
今年父親節前,我在錄音室接到張叔叔的女兒玲玲來電告知叔叔病況有惡化趨勢,當時允諾我會儘快去台中看望他.不意,幾天後我攜由美返台的大女兒曉凡回高雄老家祭祖,卻接獲張叔叔已在父親節那天撒手人寰的厄耗.
前去殯儀館停屍間瞻仰遺體前,我試圖告訴女兒曉凡,張叔叔與我們家的深厚淵源,我慚愧的發現自己身教不夠讓大多數時間在國外成長的女兒有深刻體悟,對著叔叔遺體膜拜時,玲玲說叔叔生前對我就是放心不下,我聞言淚水決堤.
去年張叔叔長子皖昌娶親喜宴,當時先母猶能抱病行動,她當然十分重視皖昌的終身大事,我安排專車接她由高雄到台中參加婚禮,不意,幾個月後家母難擋癌症摧殘,如今張叔叔也已歸西,長輩都在天上相聚, 想想長輩們耳提面命數十年,但想想我現的家庭固有的傳統保有幾分呢?,我不免懷疑我長大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