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泡沫效應開始?
現代書畫買盤縮手
戴:我滿喜歡看書的,什麼書都看。每一個月都會看不少的雜誌,就是在這個月漏看了一本雜誌,這本雜誌是以前我每個月必讀的,叫「藝術新聞」。不過沒有看到這本雜誌沒關係,隨時都要這本雜誌的老闆,也是我的好朋友保持聯線,來了解藝術市場,特別是有關大中華藝術市場最近的變化。今天跟我們連線,接受我們訪問,一起來關心整個藝術世界變化的是藝術新聞雜誌社社長,劉太乃劉社長。歡迎您,太乃兄。
劉:戴先生,各位聽眾大家好。
戴:你現在人在上海,聽說你們現在在北京、上海都已經有據點了?
劉:對,前幾天在杭州拍賣,去了杭州一趟。
戴:那你現在可以算是大陸人了?
劉:其實是因為現在拍賣業景氣不好,尤其是今年的拍賣業,大家都跑得很辛苦。從上個月的中旬到這個月,中國的藝術世界場變化很大,從一個多頭的市場,到現在整個停下來、甚至有點走空頭的市場。所以11月中旬到現場的時間,是整個市場變化最大的時候。
戴:我記得七月份的時候,中國的藝術器物不是才創下全世界的高價?
劉:對。書畫市場分二塊,一個是近現代書畫市場,一個是古代書畫市場。在近現代書畫市場,因為中國市場的加入,數量變多。本來以為國外的資金可以把這個市場頂住。目前江浙市場是書畫市場最大的購買地。沒有想到在這個月發生大變化,已經頂不住了。下滑的很嚴重。
戴:您講得是近現代的書畫嗎?
劉:近現代的書畫是受到影響最大的,古畫和油書目前還看不出影響。以前的中國書畫有很多水份,所謂的水份就是指,書畫所有人拍賣時,如果賣不掉可以自己頂回去,不用被收佣金,但是從佳士得永樂拍賣進入中國之後,水份就被拿掉了。就變成拍賣流標了就是流標,成交了就是成交,不能再有頂回去的情形。因此永樂的拍賣開始出現只有成交七成多,不會像過去動輒八、九成的成交率,只成交了七成多,市場的買氣就變弱了,但是這可以看見真實市場的情形。
戴:七成多成交率的總金額是多少呢?
劉:總金額倒還好,因為量大,但是以成交率而言就不足了。以一百件東西來算,大概賣七十二件。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時,成交率整個跌至五成二,只有五成,以一百件東西來算,只有賣五十件。接著在北京拍賣時,成交率也維持在五成左右。所以拍賣市場的盤面急轉直下,所以近現代書畫市場在十二月是變化最大的。
戴:不過我記得,您不論是在公開的談話或是文章當中,其實您都一直不斷提出「泡沫化」的呼籲,其實您現在已經發生泡沫化的效應了嗎?
劉:其實是一直在發生的。現在大家對拍賣公司的要求愈來愈高,拍賣的真實度愈來愈高。也有好的、有規範的拍賣公司進入,他們的成交率是真實的。可是中國的市場一定要帶點水份,不論是股票市場、房地場市場、藝術市場,都需要帶點水份。當大家看到完全沒有水份的市場時會害怕,原來真實的市場成交率只有五成多。
戴:坦白說,我覺得在沒有灌水的狀況之下,有五成或是七成的成交率是不錯的。
劉:所以現在有人在擔心目前的這個市場會回到八○年代的香港市場,八○年代的香港市場在沒有台灣資金及中國資金加入的時候,香港市場連續盤整了十年,以吳昌碩的作品來說,以前七、八萬就可以買到,現在要七、八十萬才能買到。所以可能會回到十五年前的香港市場。後來香港市場有台灣的資金加入,帶動了一波書畫的行情。那現在中國市場加入之後,預計沒有其他的資金會再加入,所以整個中國近現代畫市場,可能會走入盤整的階段,所以好的東西會維持住,不好的東西就會消失,開始產生價值的重新認定。這也是大部份人觀察之後的看法。
戴:因為您剛剛提到這個是近現代書畫市場的變化,我們也知道對中國大陸而言,現在中國大陸的藝術創作者可能是最好命的一群了,但是市場上現在產生這樣子的變化,對他們未來的創作的方向,或是創作的數量會不會有立即而直接的影響?
劉:完全失真了。有很多東西,像是很差的東西都能賣,年輕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現在都賣得很高,甚至賣到一百多萬的大有人在。現在五十多歲的當代的油畫家或是書畫家,一張畫都能賣到四百多萬人民幣,就是將近快二千萬台幣。所以說嚴重的失真了。我看現在的市場應該不會太往下調整,因為經濟沒有變差,只是現在違背市場的太多的東西需要調整。
戴:所以它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機制嗎?
劉:對,應該要回到正常的機制。我估計,中國大陸的拍賣公司光十二月就有七十二場,拍賣書籍全部疊起來就有二公尺高,因為一家拍賣公司一次就出十六。
戴:不過中國大陸的市場是相當嚇人的,您剛剛說光十二月就有七十二場的拍賣,台灣一整年也大概不到這個的一半。
劉:光江浙這個地方就有四十場拍賣,所以我覺得整個拍賣市場的量的部份應該要重新調整。不過這個調整對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的長遠性一定是有幫助的。
戴:書畫市場有這麼大的變化,會對其他的器物的藝術市場有很大的影響嗎?
劉:並沒有一定的影響,反而是中國的瓷器跟文房雜項的拍賣成交率變高了。以前是中國古董的拍賣成交率也是五成,今年已經將近七成了,所以拍賣成交率是上升的,所以古董拍賣市場沒有受到影響。
近現代中國書畫市場碰到一些難題,中國近現代畫書市場,主要是靠做買賣的行家在維持,沒有很好的收藏族群,當市場面斷掉了之後,以後會變成賣家也不敢買,會造成停頓一段時間。就像沒有人繼續把木材放進爐子裡面燒,會開始降溫。
戴:是。不過我想市場面的東西,聽眾朋友可能不見得這麼了解,或是很感興趣,但我還是主張大家應該對多多接近藝術和文化。其實不久前我才剛從上海回來,我每次去上海,我一定必到上海博物館逛逛。這次去我有不一樣的感受,算一算我今年去上海博物館的次數真的不少,這次主要是看到法國文化在上海展覽,因此我從在博物館外面,就可以感覺得上海博物館開始進入國際化的階段。不管是博物館外面的宣傳海報、旗幟,到博物館裡面的展出,我都相當的訝異,甚至於我還看到外界都不太容易知道的,特別是台灣,蘋果電腦的創辦人之一,早期的董事,他把他的寶石收藏也送出來展覽。當然他的收藏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可是,我最訝異的是他選擇他的收藏展出地是上海的博物館,他可能連挑都沒挑到台灣。
劉:對!國外的展覽到達亞洲之後,會忽略台灣,正在發生邊緣化的情況。像我最近在協助趙無極要到台北來展覽,趙無極選擇了北京和上海做展覽地,而且法國總統也會一起陪同,那我正在爭取也能夠來到台灣展覽。
戴:趙無極的作品不是也曾經在台灣做展出過?
劉:目前我們是規劃希望可以在故宮做展出。
戴:我記得以前是在台北市立美術館?
劉:對,不過趙無極的作品很久沒來台灣做展覽了。
戴:你現在是在告訴我們趙無極的作品在挑選展覽地時,已經是以北京、上海為選擇嗎?
劉:對!我們也在爭取他能夠來台灣。其實現在很多好的展覽也都移到澳門去了。澳門的博物館有很多好的展覽,之前有一個董其昌的展覽,這是一個很好的展覽,可是就是沒能來台北,台灣就錯失了這個機會。
戴:我再釐清一下,你說的是賭場的那個澳門?
劉:對。賭場的澳門現場有很多的資金轉到文化建設這方面,那裡蓋了一個很大的澳門博物館,也得到中國北京和上海的博物館很大的支持,澳門博物館最近辦得幾個大展覽也都有得到這二個博物館的支持,有很多官方性質的合作展覽。
戴:這倒是一個新的訊息。
劉:對!台灣在面對文化鏈這部份,還要再加油。
戴:可是因為你剛剛提到澳門的事,我突然想到,如果組織建全,當經濟發達的時候,文化的力量應該是相對的深厚的?
劉:這應該著重在旅遊這方面來思考,有很多人去澳門,除了去賭博、玩之外,也可以接觸文化的,所以賭場的收入有一部份移到展覽方面。而且澳門在辦展覽辦得相當,有很多香港沒有辦法做的展覽都移到澳門舉辦,那香港人再坐船到澳門來看展覽。
戴:我想今天也藉者這個機會了解澳門的展覽文化生態。聽說您現在在上海得到新的資訊,上海最近要舉辦一個大型的展覽?
劉:北京故宮舉辦八十週年慶祝,北京故宮特地將文物移到上海博物宮展出,是國寶級的展出。三年前舉辦的近唐宋元國寶展,館外大排長龍,市民有很高的參與度。而且會舉辦研討會,台灣有很多學者也會出席。
戴:OK,這是在上海博物館的展覽,今天接受我們電話連線的是藝術新聞雜誌社社長劉太乃先生。我們謝謝太乃兄在上海跟我們電話連線,謝謝您。也謝謝聽眾的收聽,我是戴忠仁,我們下次同一個時間空中再會。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