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3

第四名的孩子 戴忠仁

第四名的孩子       戴忠仁

有人說現在年輕人學習力差,
有人說現在年輕人抗壓性低,....
我不否認很多對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出頭年輕人的批評是事實,
不過,我認為這和只會出一張的嘴的人有關,
常言道,男人過了四十只剩一張嘴,倒是蠻好的形容.
過去十年,因為工作關係,我大量的和人群接觸,
又逢網路科技運算日益發達,
所以實際體會和統計數字都告訴我一個訊息,
四十四到五十五歲之間的人士是學習慾望最低者,
他們最常掛在嘴邊的是,
老了,學不會
老了,用不上
很忙,沒時間
但他們往往是最逼迫小孩去學習的一群.
而小孩唸書和補習的時間,都超過這些大人

在產業多變之際,
有多少人是因為事業蒸蒸日上,日理萬機到無法去進修學習?
我想數據應該不多,
到是和越來越多中壯年人士的故步自封及自信心衰退有關,
如何看得出來?
憂鬱症的人數增加了,光是今年初的憂鬱症門診數就多了三成,
除了生病外, 更長期更普遍的情形是,中年人的追求進步態度低落,
這從下一代的變化可以印證(如果您同意小孩的學習態度和家長行為模式息息相關).
根據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二○○六年對全球五十七國,
超過四十萬名、十五歲學生進行的學科與相關能力測驗(PISA),
台灣學生呈現很兩極的現象:數學測驗分數,全球第一名,非常厲害
。針對科學的信心度問題,
被問到「課堂上所教的科學知識我都非常了解」,
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倒數第四名。
不只如此,其他相關的信心度問題測試,
譬如在回答「學校的科學課程對我來說很簡單」、
「我在科學考試及科學專案上表現良好」等問題,
台灣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全球都呈現倒數第四、第三名!
注意是倒數!
針對上述情形,商業周刊曾經在3年前,以"台灣是第4名的孩子"
製作過專題報導,可是多少人會放在心中?
OECD的專家認為,學生必須要願意運用(mobilize)知識,
才能將知識的效益顯現出來,這其中牽涉到動機、態度。
「若是對自己有信心,即使遇上不會的問題,
也相信自己能透過詢問或找資料來解決,
認為自己能突破困境,這是一種持續學習能力,
這樣的人就能夠不斷邁向成功」

當老爸 老媽都害怕接觸新事物,怕自己學不會,
下一代的自信和學習動機如何能茁壯呢?
真的,超過四十歲的人,先刮自己的鬍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