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6

謝謝部長大人


文/戴忠仁

如果不是教育部長吳清基一句小事」,發生已久的校園霸凌很難成為媒體的「大事」。
霸凌來自於英文的bully中文可以說翻得妙,這種行為不限於發生於校園中,甚至包括發生在兩個國家之間,霸凌原意有兩項要件:一為雙方實力不成比例(inbalance)二為有持續性的迫害作為,迫害欺凌的作為可能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虐待,至於可視為實力的範圍很大,包含武器體格人數、金錢、足以影響局勢的物質等等……專家也指出當有一方不善於或不願意與他人交往互動另一方有侵略性格時最易引起霸凌

以上是我簡單歸納各方專家對霸凌的描述,因此這兩天萬能的名嘴和主持人在談論霸凌時,很可能為自己也為觀眾挖下誤導的陷阱,或可能對應注意的關鍵反而忽略了。

2010.12.23晚間TVBS2100出現一位小學六年級的女生如泣如訴的call in講述她被同學欺侮和老師不關心她的情形,call in的小女孩邊哭邊說,攝影take陳鳳馨小姐的淚光閃爍的鏡頭,這是電視導播盡職的專業表現,我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call in而且對電視節目來說有其吸引力,此,TVBS第二天又安排CALL OUT小女孩與家長,我寧可見到收視率提高,讓大家關心此一問題,過,這其中幾個面向應冷靜思索:

1.該小女孩口條之清晰,組織能力與反應速度俱佳,比很多成年人電視CALL IN都來得好,媽媽卻說她有學習困難?真實的情況為何?主持人並未請教家長小孩是否經醫師診治有何種學習障礙?這種當事者事實已出現異常,主持人應提高警覺,是否訪問會誘導受訪者與誤導觀眾。

2.從訪談中,看不出TVBS是否在第二天連線前,有派人前往了解學校探查真相?賣點除了煽情外,如果還兼顧真實,那就更具話題賣相!何況查證本就是媒體基本動作。

3.該小女孩的媽媽在受訪時,談話的速度不徐不緩,顯示出其沉著,但所有的人都未追問:小女孩在小二就遭遇的狀況,母親一直心疼到小六?在反應不見校方回應後,該母親有冷靜的想過是否轉學?還是母親有其他苦衷?這都無法從訪談中獲得解答。

4.當新聞媒體說:超過六成以上的學童說他們有被霸凌的經驗(2010/12/14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就已意味著這種調查失真的可以,媒體基本上就不應該採信這樣的數據,因為不僅抓不到問題本質,反而徒增大眾不必要的恐慌,這種數據根本讓失職的教師和校長,找到無能為力的合理化藉口。

5.有趣的是,2100現場中,有人指出老師這族群不善於溝通和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點時現場沒有人反對,但更沒有人針對問題深入探討。很多老師對學校環境的認知還停在上個世紀初,有些老師是因為這個世紀的工作難找,才拼命考試去當老師,圖的是安穩,沒有作育英才的能力與意願,看不到問題或掩藏問題就成了常態。假如沒有名嘴點出,如果這次沒有學生開始恐嚇要對老師開槍,學生間的霸凌問題會讓老師集結嗎?
教育教學勸誡保護學童、調皮搗蛋、犯罪防制犯罪遏止犯罪這些名詞不是用來考試的,那些是老師專業判斷力與行動力的展現。

願意面對事實才能解決問題,當被霸凌的小六生都可以CALL IN侃侃而談時,我們的老師們現在的溝通技巧與意願有多少提升?其實是決定霸凌是大事還是小事的關鍵,簡言之,教師的敬業態度會決定受委屈的小孩,他得到的實力奧援有多少,當老師重視問題,正義的一方就不是弱勢,原本搖擺者就無繼續向上囂張的發展空間。學生之間的紛爭不一定是霸凌,如果學生帶刀或嗆聲用槍,霸凌已成犯罪行為,老師罩不住了,那就該CALL少年隊。


當小二女生被扯一次辮子,老師也找少年隊,父母也泣訴這是霸凌,
……那就請他們都上2100現場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